首先需明确,违约金确定有约定和法定两种方式。若合同中有关于违约金的具体约定,应按约定执行,但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若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及损失大小,可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违约责任。法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需依具体法律规定及案件情况判断。
比如在买卖合同中,若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总之,违约金确定要综合合同约定、实际损失等多方面因素考量。 解除买卖合同的违约赔偿范围主要涵盖以下方面。首先是直接损失,包括因对方违约导致的己方财产减少,如已支付货款的损失等。其次是可得利益损失,即合同正常履行本可获得的利益,比如预期利润等。
在确定赔偿范围时,需遵循可预见规则,违约方对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应是在订立合同时可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同时,受损方有减损义务,即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计算违约赔偿数额时,通常以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判定。具体赔偿范围和数额需根据合同具体条款、双方履行情况以及相关证据等,依据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