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效力是否可以约定
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当事人可对合同附生效条件或附生效期限。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条件应是将来发生、不确定的合法事实。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同时,当事人也能约定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但该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否则约定无效。当事人在约定合同效力时,要确保约定合法合理且具备可操作性。
二、合同的效力认定是应该如何进行的
合同效力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审查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无效。
其次,看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若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再者,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也无效。
最后,需注意是否满足合同的形式要件,如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未采用则可能影响效力。若合同不存在上述瑕疵,一般依法成立并生效。具体案件中,要依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准确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