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未生效能否主张违约责任
一般情况下,合同未生效,当事人不能主张违约责任,因为违约责任以合同生效为前提。不过,若一方当事人存在过错,导致合同未生效,受损害方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所以,当合同未生效,若存在上述过错情形,受损方有权要求过错方赔偿其基于合理信赖利益而遭受的损失。
二、合同未生效的缔约过失责任有哪些
合同未生效时的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比如一方根本无意签订合同,却与对方反复协商,浪费对方时间精力。二是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像卖房者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三是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等,给对方造成损失。四是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在此类情况下,有过错方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对方为订立合同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如差旅费、咨询费等,以及因信赖合同成立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像准备履行合同购置设备等费用。通过这些规定,保障交易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