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一般不直接认定为犯罪。但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可能涉及犯罪: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借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合同诈骗罪: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非法集资罪:未经依法许可或借用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等行为,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非法集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予以追诉。 非法集资犯罪并非单纯以借款金额界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等情形,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集资还可能触犯集资诈骗罪等罪名。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依法予以追诉。
非法集资犯罪是一种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关键在于是否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通过公开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等行为特征,而非简单取决于借款金额。需全面考量案件具体情况,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 |